這是原來的照片,由於設施損毀加上現地沒有整理,雜草叢生無人使用
旁邊的小溪提供親水的潛力,但在雨季時也暗藏危機
這座原有涼亭就是耐不住溪水衝擊的犧牲品
我在這個地方設計的材料以石材及木料為主,期望符合當地原民地區自然環境。同時保留現地大樹以及石頭,希望藉由設計襯托出原地貌的美景,看,經過整理後,美麗的大樹就跳出來了。
原有涼亭拆除,並且改設木平台提供開闊的視野,設置的位置更加退縮以防止大水的沖刷。砌石座椅提供遊客休憩同時界定空間。
鋪面的部分以砂岩亂片以及石版鋪面組合,引導使用者的動線,同時亂片間植草營造自然的氣氛。
現地大石頭加以保留,另一方面它自然變成基地的另一個視覺焦點了
原有雜亂的設施及環境加以改造,上次假日去看時多了許多組遊客在此休憩親水,材質使用與上層基地相同,只是為了避開現有喬木所以設計成曲線型的空間
在這個設計中學到更多將自然地景導入設計的方法,也了解石材在設計上的一些限制及優勢,
成長不少,下次有機會到新竹尖石的人,路過可以下來瞧瞧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